多元化视角下山西省煤炭企业转型研究

煤炭是全球实现经济脱碳以及气候目标的关键,非化石能源供给增量主体地位增强、绿色低碳技术加速变革、多元终端用能体系构建等都将进一步挤占煤炭需求市场空间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煤炭需求将在本十年内见顶,全球煤炭市场的历史转折点即将到来。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在党和国家的多项战略部署下,煤炭行业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出产能规模波动缩减的发展趋势。“煤海”山西兴于煤困于煤,煤炭企业富于煤贫于煤。在煤炭需求下行的长远态势下,山西省煤炭企业转型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。为分散经营风险,摆脱“资源陷阱”,本文引入多元战略视角,分析山西省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,提出企业通过前瞻部署多元战略,调整优化内...

Full description

Saved in:
Bibliographic Details
Format: Article
Language:English
Published: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25-01-01
Series:Taiyuan Ligong Daxue xuebao
Subjects:
Online Access:https://tyutjournal.tyut.edu.cn/englishpaper/show-2377.html
Tags: Add Tag
No Tags,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!
Description
Summary:煤炭是全球实现经济脱碳以及气候目标的关键,非化石能源供给增量主体地位增强、绿色低碳技术加速变革、多元终端用能体系构建等都将进一步挤占煤炭需求市场空间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煤炭需求将在本十年内见顶,全球煤炭市场的历史转折点即将到来。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在党和国家的多项战略部署下,煤炭行业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出产能规模波动缩减的发展趋势。“煤海”山西兴于煤困于煤,煤炭企业富于煤贫于煤。在煤炭需求下行的长远态势下,山西省煤炭企业转型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。为分散经营风险,摆脱“资源陷阱”,本文引入多元战略视角,分析山西省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,提出企业通过前瞻部署多元战略,调整优化内部产业结构,培育新质生产力,助力转型升级的行动建议。本研究重点展开三组话题讨论:关于煤炭企业多元经营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讨论。山西省煤炭企业“增产不增收”的迹象早已显露,2023年上半年,山西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增长5.2%,但全省煤炭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28.2%。虽然短期内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依然凸显,伴随国家稳经济政策落地实行,用煤需求增长空间仍存,但远期内,煤炭经济的增长颓势显而易见。煤炭企业需要通过寻求新的增长点,降低对单一煤炭市场的绝对依赖,使企业在煤市波动时可以依靠其他板块收益稳定整体经营状况。过去三年,煤炭产品价格上涨,企业资本积累丰厚,加之“双碳”背景下,煤炭主业投资放缓,充沛的现金流支撑企业实施多元经营战略的潜力较大。此外,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、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多项试点省份,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突出,煤炭企业多元化转型大有可为。关于产业链纵向延伸“加减法”的讨论。在山西省,非煤行业(指除煤炭开采和选洗业之外的其他行业)与煤炭行业发展息息相关。煤炭与化工、运输等非煤行业的融合发展实践表明,煤炭市场旺盛的情况下,非煤行业也将从中获益,反之,煤炭市场低迷,非煤行业也将出现发展颓势。对于山西省煤炭企业而言,一味追求煤炭上下游的链条延伸并不总是行之有效,相比押注煤基相关产品或服务,产业间的横向融合发展在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环境影响等方面更具优势。煤炭产业链纵向延伸的加法与减法需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基础、行业发展前景、市场竞争力等判断,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路径。关于煤炭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讨论。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,与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。煤炭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重塑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能力。山西省高校与科研平台众多,科创资源集聚,创新生态良好。煤炭企业具备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资源与生态条件,有条件、有基础、有能力实现从成本价格竞争、初级加工产品、粗放增长的低级生产力质态转向质量品牌竞争、高附加值产品、高质量增长新质态的跃升。
ISSN:1007-9432